均线(Moving Average,简称MA)是金融市场技术分析中常用的工具,主要用于平滑价格波动、识别趋势方向以及判断潜在的支撑或阻力位。以下是关于均线的核心要点:
1. 基本定义
- 全称:移动平均线(Moving Average),通过对一定周期内的价格(如收盘价)计算平均值,并随时间推移连续更新而形成的一条曲线。
- 作用:过滤短期价格波动,反映资产价格的中长期趋势。
2. 常见类型
(1)简单移动平均线(SMA)
- 计算方式:固定周期内价格的算术平均值。
- 例如,5日均线 = 过去5个交易日收盘价之和 ÷ 5。
- 特点:平等对待所有价格,但滞后性较明显。
(2)指数移动平均线(EMA)
- 计算方式:赋予近期价格更高权重,计算公式更复杂。
- 例如,12日EMA会更快反映最新价格变化。
- 特点:对近期价格更敏感,滞后性小于SMA。
3. 均线的作用
- 趋势判断:
- 上升均线(均线向上):表明趋势可能为上涨。
- 下降均线(均线向下):表明趋势可能为下跌。
- 支撑与阻力:
- 价格在上涨中回调至均线附近可能获得支撑(买入机会)。
- 价格在下跌中反弹至均线附近可能遇到阻力(卖出机会)。
- 交易信号:
- 金叉: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,可能预示上涨。
- 死叉: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,可能预示下跌。
4. 常用周期
- 短期均线:5日、10日、20日(反映短期趋势)。
- 中期均线:30日、60日(判断中期趋势)。
- 长期均线:120日(半年线)、250日(年线,常用于牛熊分界)。
5. 注意事项
- 滞后性:均线基于历史数据,信号可能延迟,需结合其他指标验证(如成交量、RSI、MACD)。
- 市场环境:在震荡市中,均线可能频繁发出错误信号。
- 多周期结合:例如同时观察5日、20日、60日均线,可提高判断准确性。
示例
- 若股价持续位于20日均线上方,且均线向上,表明短期趋势偏多。
- 若200日均线开始由跌转平,可能预示长期趋势反转。
均线是技术分析的基础工具,但需结合市场背景和其他分析方法综合使用,避免单一依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