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权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主要用于调整历史股价数据,以消除公司分红、配股、拆股等行为对股价和交易量造成的“非自然波动”,从而更真实地反映股票的实际价值走势。
为什么需要复权?
当公司发生以下行为时,股价会因权益变动而突然变化,导致K线图出现“断层”:
- 分红派息:公司发放现金红利,股价会相应下调。
- 送股/转增股本:例如“10送10”,股本翻倍,股价会腰斩。
- 配股:向现有股东低价增发新股,股价可能因除权而下跌。
- 拆股/合股:如1股拆为2股(股价减半)或2股合为1股(股价翻倍)。
如果不复权,股价在除权日会突然大幅下跌(如从20元变为10元),图表上形成“缺口”,可能误导投资者认为股价暴跌,而实际是权益调整的结果。
复权的作用
通过数学计算调整历史股价和成交量,使K线图连续平滑,便于:
- 准确分析趋势:消除人为缺口,反映真实的长期走势。
- 技术指标一致性:均线、MACD等指标基于连续数据计算。
- 合理计算收益率:避免因除权导致收益率计算失真。
复权的类型
-
前复权(Forward Adjusted):
- 以当前股价为基准,向前调整历史数据。
- 特点:当前股价不变,历史股价被调低(例如过去的高点会显得更低)。
- 适用场景:短期技术分析,更贴近当前实际交易价格。
-
后复权(Backward Adjusted):
- 以上市首日价格为基准,向后调整后续数据。
- 特点:历史股价保持不变,当前股价可能显示为“虚高”(包含多年累积的权益增长)。
- 适用场景:长期价值投资分析,反映股票的真实增值幅度。
-
不复权:
- 保留原始的除权缺口,可能误导分析。
示例说明
假设某股票原价20元,进行“10送10”送股:
- 除权后:股价变为10元,股本翻倍,总市值不变。
- 前复权:送股前的所有历史价格均调整为10元,K线无缺口。
- 后复权:送股后的价格按比例上调(如当前股价10元,后复权显示为20元)。
实际应用
- 技术分析:通常使用前复权,便于观察支撑/压力位。
- 长期投资:后复权可清晰看到股票多年累积收益(如茅台后复权价可能高达数千元)。
- 数据来源:炒股软件(如同花顺、东方财富)均提供复权选项。
总结
复权是还原股票真实价值走势的工具,帮助投资者避免被除权除息干扰判断。选择前复权还是后复权取决于分析目的——短期交易关注近期价格波动(前复权),长期投资则重视历史累积收益(后复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