贴现是指将未来的资金或金融工具提前兑换为当前现金的过程,通常涉及利息或价值的扣除。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常见情况:
1. 票据贴现(金融业务)
- 定义: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(如银行承兑汇票、商业承兑汇票)转让给银行或金融机构,以换取现金。金融机构会按一定利率(贴现率)扣除利息,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。
- 公式:
[
贴现金额 = 票据面值 – \left(票据面值 \times 贴现率 \times \frac{剩余期限}{年基准天数}\right)
]
- 例子:
一张面值100万元、3个月后到期的汇票,若贴现率5%,银行扣除利息后支付约98.75万元(具体计算需按实际天数)。
2. 现金流贴现(财务估值)
- 定义:将未来预期的现金流(如投资收益、股息)按一定折现率(贴现率)折算为当前价值,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或资产定价。
- 公式:
[
现值 = \frac{未来现金流}{(1 + 贴现率)^n}
]
((n) 为未来年数)
- 例子:
若1年后有105元收入,贴现率5%,现值为100元。
为什么重要?
- 企业:通过票据贴现快速获得流动资金,解决短期资金需求。
- 投资者:用现金流贴现法判断股票、债券或项目的合理价值。
注意点
- 贴现率越高,当前价值越低;
- 票据贴现实质是“融资”,需支付成本;现金流贴现是“估值工具”。
简单来说,贴现就是把未来的钱“打折”换成现在的钱,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