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利率(Gross Profit Margin)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,表示企业销售商品或服务后,在扣除直接生产成本(如原材料、人工、制造费用等)后所剩余的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。
计算公式:
[
\text{毛利率} = \left( \frac{\text{毛利}}{\text{营业收入}} \right) \times 100%
]
其中:
[
\text{毛利} = \text{营业收入} – \text{营业成本(直接成本)}
]
举个🌰:
假设一家公司:
- 营业收入(销售额)为 100 万元
- 营业成本(直接成本)为 60 万元
则:
[
\text{毛利} = 100 – 60 = 40 \text{万元}
]
[
\text{毛利率} = \left( \frac{40}{100} \right) \times 100% = 40%
]
核心意义:
- 反映核心盈利能力:毛利率越高,说明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。
- 评估成本控制:毛利率低可能意味着生产成本高或定价策略存在问题。
- 行业对比:不同行业的毛利率差异较大(例如软件行业毛利率通常高于零售业)。
注意区分:
- 毛利率 vs 净利率:
毛利率仅扣除直接成本,而净利率还需扣除税费、利息、管理费用等所有成本,反映最终利润。
简单来说,毛利率是“第一层利润”,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在生产和销售环节赚到了足够的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