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中的 PB(Price-to-Book Ratio)中文称为 市净率,是衡量股票估值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它的计算方式为:
[
\text{市净率(PB)} = \frac{\text{每股股价}}{\text{每股净资产}} \quad \text{或} \quad \frac{\text{总市值}}{\text{净资产}}
]
核心概念解析:
-
每股净资产(Book Value per Share):
即公司净资产(总资产 – 总负债)除以总股本,代表每股对应的账面价值,反映股东权益的“内在价值”。
-
市净率的含义:
- PB = 1:股价与净资产相等,理论上公司清算时股东能拿回与股价相当的价值。
- PB < 1:股价低于净资产,可能被低估(常见于传统行业如银行、钢铁)。
- PB > 1:股价高于净资产,可能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或资产增值的预期(如科技、消费行业)。
市净率的应用场景:
-
评估资产价值:
- 适合重资产行业(如银行、制造业),其净资产能较真实反映公司价值。
- 轻资产行业(如互联网、服务业)的PB参考意义较低,因其价值更多依赖无形资产(品牌、技术)。
-
判断估值高低:
- 横向对比:同一行业内,PB较低的股票可能更具安全边际。
- 历史对比:公司当前PB与自身历史水平相比,判断是否处于低位。
-
风险提示:
- 若PB极低(如<0.5),需警惕净资产质量(是否存在大量坏账、过时存货)。
- 高PB可能隐含泡沫,但也可能是高成长性的体现(如新能源、AI行业)。
注意事项:
- 行业差异:不同行业PB差异巨大(例如银行PB普遍0.5-1.5,科技股可能3-10)。
- 结合其他指标:需与PE(市盈率)、ROE(净资产收益率)等结合分析。
- 动态观察:净资产可能因资产重估、利润积累而变化,需定期更新数据。
示例:
- 公司A股价20元,每股净资产10元 → PB=2,市场认为其资产盈利能力较强。
- 公司B股价8元,每股净资产10元 → PB=0.8,可能被低估,但也需排查资产质量。
总结:PB是价值投资的重要工具,但需结合行业特性、公司基本面综合判断。对初学者而言,可优先关注PB<1且盈利稳定的公司作为学习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