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金是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,其纯度以“Karat”(缩写为“K”)衡量。以下是详细解析:
-
K的含义与计算
- Karat(K):专指黄金纯度单位,不同于宝石重量的“Carat(克拉)”。每K代表黄金含量占合金的1/24。例如:
- 24K金:含金量99.9%(24/24),近乎纯金,质地柔软,适合收藏。
- 18K金:含金量75%(18/24),加入25%其他金属(如铜、银),硬度高,适合制作首饰。
- 14K金:含金量58.3%,常见于欧美,性价比更高。
- Karat(K):专指黄金纯度单位,不同于宝石重量的“Carat(克拉)”。每K代表黄金含量占合金的1/24。例如:
-
K金的优势
- 增强耐用性:纯金较软,加入其他金属提升硬度,使首饰更耐磨、不易变形。
- 丰富颜色: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可制成不同颜色:
- 白色K金:黄金+镍/钯,表面常镀铑。
- 玫瑰金:黄金+铜,呈现粉色调。
- 黄色K金:黄金+银/锌,保持金色光泽。
-
标识与标准
- 常见标记:如“18K”或“Au750”(表示75%含金量),24K常标为“Au999”或“足金”。
- 国家标准:中国2016年起统称“足金”,不再区分千足金(99.9%)和万足金,但市场仍沿用K数区分纯度。
-
选购注意事项
- 用途选择:日常佩戴推荐18K或14K,兼顾美观与耐久;收藏可选24K。
- 鉴别真伪:查看官方印记(如K数、品牌标识),必要时通过专业检测。
总结:K金通过调整含金量与合金成分,平衡了黄金的价值与实用性,成为珠宝设计的理想材料。选择时可根据需求关注K数、颜色及工艺标识。